(八)吊脚楼
著名土家族诗人江承栋写道:“奇山秀水妙寰球,酒寨歌乡美尽收。吊脚楼上枕一夜,十年做梦也风流。”吊脚楼,这一淳朴而幽雅的建筑形式,穿过历史的尘埃,在湘西的土地上悄然绽放,依山傍水,凌空而起,宛如睡梦中的海市蜃楼,素雅明净,轻灵飘逸,粲然卓立,勾勒出这片古老土地的神奇与美丽。
吊脚楼在学界被称为“干栏”。这一称谓可能源自《旧唐书》:“土气多瘴疬,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,人并楼居,号为‘干栏’。”由于南方天气潮热、水草茂盛、虫蛇较多,加之山区地势限制,环境使然,导致这种独特建筑形式的出现。吊脚楼大多为典型的“干栏式”建筑,亦有不少“半干栏式”建筑,至今在湘西的土家族、苗族及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,而土家族的吊脚楼最为人们称道。
湘西的土家族、苗族及侗族等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,山高坡陡,平整、开挖地基极不容易,加上天气阴雨多变,潮湿多雾,砖屋底层地气很重,不宜起居。因而,这些民族历来依山傍水,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,即“吊脚楼”。吊脚楼建在斜坡上,把地削成一个“厂”字形的土台,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,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,与土台平行。吊脚楼低的七八米,高者十三四米,占地十二三平方米。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,大多盖青瓦,平顺严密,大方整齐。